服贸会观察丨国产创新药组团亮相 ai、机器人医生在线比拼-全讯担保网

产经,制造,原创>

服贸会观察丨国产创新药组团亮相 ai、机器人医生在线比拼

2023-09-04 15:33:30 收藏0 评论0 字数2,454 分享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国产创新药组团亮相服贸会、ai送药服务机器人首次现身、虚拟医生在线评估抑郁状态……9月2日至6日,一批国产创新成果落地首钢园,涵盖公共卫生服务、生物医药创新、数智医疗、智慧康养、传统医药等五大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如何让更多的医药创新成果落地、走向市场成为医疗行业长期关注的焦点。

“国产创新”“硬科技”引发关注

在历年服贸会上,国产创新药的商业化成果及临床进展始终是医疗行业关注的焦点。

中国生物带着创新成果亮相服贸会。(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摄)

中国生物带来人用疫苗、血液制品、生物治疗等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四价流感疫苗、猴痘疫苗、口服轮状疫苗、四价hpv疫苗、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第四代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以及即将上市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四款抗体及治疗药物成果展示引来不少嘉宾围观。

中国生物科研管理部负责人许方婧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适用于血友病a患者出血的控制和预防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ⅷ’产品,是国家鼓励开发的罕见病用药。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品的临床有效性在同类产品中位居前列。另外,展出的四款抗体药物在国外已经上市很多年,一直是占据单抗药物销量榜前10名的大品种。”

诺诚健华全面展示了该公司最新的创新管线。如自主研发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新型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已在中国香港地区获批上市并在博鳌获批使用的抗cd19单抗tafasitamab治疗方案等。目前,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dlbcl注册临床试验已在中国完成患者入组。

国产创新药引关注。(图片由诺诚健华提供)

诺诚健华企业传播负责人陆春华对记者表示:“奥布替尼在美国fda已经获得了突破性疗法的认定,我们预计在2024年向美国fda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希望2025年能够在美国上市。”

科兴也带来了在研新型冠状病毒广谱中和抗体sa55(新冠中和抗体sa55)及公司已上市疫苗产品。据其工作人员介绍,科兴正全力推动新冠中和抗体sa55鼻喷及注射剂型的临床试验相关工作,且已经具备在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件下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医院的ai、机器人成果在线比拼

在今年的服贸会现场,机器人医生、ai医生在线“接单”,展开了一场医术比拼。

通过手机脑电波,“黑科技”在线诊断人的抑郁状态。(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摄)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展区,ai医生正在忙着与观众对话,评估观众的情绪。工作人员介绍,ai医生是一整套基于群体智能决策技术的抑郁症个体化精准用药辅助决策系统的一环。此外,还有基于eeg脑电的抑郁、双相情感障碍鉴别诊断脑电一体机、抑郁症全病程管理app等领先的情绪管理科技创新。

图迈单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在北京友谊医院展区“站岗”。 “单臂单孔” “双c纯机械不动点” “蛇形内窥镜与手术器械”等产品在线展示机器人医生是如何用其进行手术的。

展台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图迈单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已完成国内多个术式的首例突破,能够适用于泌尿外科、普外科、妇科的单通道内窥镜手术操作。未来,图迈机器人辅助开展5g超远程手术将会迎来更多外科领域的突破,并使手术机器人在医院的应用走向常态化。

工作人员演示如何使用图迈单臂腔镜手术机器人。(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摄)

智能手术室系统、关节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智能载药纳米机器人、智能精子分析系统等一系列尖端医疗科技成果也不断引来众人的围观。其生产商纳通科技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全国首例nabrai compact 辅助髋关节置换手术已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顺利完成。此次参展的纳通关节机器人系统,突破了机械臂控制和导航定位等关键技术,可稳定识别基于骨性结构病变的ct图像,迅速且准确地识别解剖位点、匹配相应的关节假体型号、辅助骨科医生更快速地准确规划手术路径,以亚毫米级精度准确截骨、全方位保护、复杂骨面有效切削技术,智能辅助关节置换手术,提高手术效率,有效降低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医药创新产品要产业化

未来,医药创新成果如何服务公众?

在9月3日举行的服贸会系列高峰论坛——2023卫生健康与医药工业创新服务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生物技术日渐成熟,全球医药产业格局深刻调整,居民健康消费升级,医药领域创新发展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空间。”

国内医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图片由论坛主办方提供)

会上发布的《2022年度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白皮书》显示,2022年,非器械类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有所上升,平均值从2021年的60.974上升至2022年的61.018。非器械类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研发质量的提升,研发质量平均值从2021年的9.352上升至2022年的9.398。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我国原料药产业生产、出口均位居世界前列,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产量占全球的60%以上。我国在研新药数量上已经位居全球第二。在生物药领域,累计建成和在建的抗体药物产能接近100万升,位居世界前列。但医药研发成果转化率低,创新药“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医疗机构品规限制、药事会等因素导致创新品种进院难。

“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强劲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蒋凌峰说,“公司将继续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优化重要医药物资产能布局,补齐产业链高端配套短板,提升关键核心竞争力。”

何亚琼表示,随着全球医药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要不断打造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支持医药工业以数字转型为抓手,实施技术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引导医药工业企业在工厂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精益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

责任编辑:李沫楠
网站地图